AWS 最近開始參加一項慈善活動,組織名稱為 HKrafter (香港打造)。這是聯合各種不同的手作行業,提高青少年對創意產業的技藝與興趣,然後加上相關產品作慈善義賣,活動富有意義。 活動首站聯合 Roundtable 帶領一班初中青少年進行一天的街頭塗鴉文化介紹及體驗。 由於Made by HandKrafter 還是初萌芽階段,有進一步消息會再更新。
Read more →暑期青少年藝術計劃 Artizen 2014 – “Make Art Your Life” Artizen 是 Roundtable 主辦每年一度的暑期活動。 今年有幸繼 2012 年後再次獲邀成為嘉賓。以下是 Artizen 的簡介: 計劃簡介 Artizen 是 Roundtable Cultural Collective, uRounders 於每年暑期舉辦的青少年藝術計劃。過去兩屆,我們致力為參加者提供新穎的學習經驗和機會去發揮書本以外的知識,引發青少年以新角度認識和體驗藝術這門專業,提升學生掌握藝術的能力。稟承過往理念,Artizen 2014 活動提供最貼近學生需求的學習內容,並配合中學生藝術上的興趣及學校課堂不足。今年計劃主題是 ”Make Art Your Life” , 我們將舉辦一連串活動,透過藝術工作者分享、戶外藝術體驗和大學藝術生活體驗營(三日兩夜)。令更多對藝術有興趣的青少年,能以愉快輕鬆的方式享受和學習藝術,同時可以了解踏入這道專業門檻的路徑。 計劃目的 透過這個計劃,大會希望參加者: 1. 擴闊藝術視野,以新角度認識藝術這門專業。 2. 透過培
Read more →有幸能夠成為全球首個李小龍畫展的其中一份子,實在是非常興奮的事情。 參與畫展的藝術家高手如雲,尤其香港電影海報大師阮大勇先生、廣告插畫前輩 Adam Chow,沒有他們,沒有這個李小龍畫展。 李小龍畫展,從 2013 年起,一辦就連續辦了三年,沒有間斷,規模並一年比一年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4 – 【光輝四十一 – 李小龍主題畫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延伸閱讀: 2013 – 【光輝四十 –
Read more →迷你雪櫃藝化計劃 – Red Bull Curates Canvas Cooler Red Bull Canvas Cooler Project 是一個全球性的活動,Red Bull 請來全球不同的藝術家,不論是塗鴉界、插畫界、刺青界…一同參與這個活動。 Uncle@AWS 有幸獲邀參加 2013 年的 Canvas Cooler 計劃。 Red Bull 提供了一個特製冰箱,它所有周圍都用畫布封住,讓我們更容易發揮。 在這個冰箱上,Uncle 以 AWS Family 為主題,創作了四面均有 Primary Chicken 小學雞、青蛙女孩、Catone、Catwo、小龍、還有神秘嘉賓 “G”。 8個迷你雪櫃將於Red Bull特約的酒吧、夜店及特許經營店巡迴展出。
Read more →有幸能夠成為全球首個李小龍畫展的其中一份子,實在是非常興奮的事情。 參與畫展的藝術家高手如雲,尤其香港電影海報大師阮大勇先生、廣告插畫前輩 Adam Chow,沒有他們,沒有這個李小龍畫展。 李小龍畫展,從 2013 年起,一辦就連續辦了三年,沒有間斷,規模並一年比一年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3 – 【光輝四十 – 全球首個李小龍主題畫展】分享會 2013 年 7 月 19 日【光輝四十 – 全球首個李小龍主題畫展】開幕後,於 8 月 3 日舉行了一個分享會。 分享會由 Adam Chow 主持,主要邀請了阮大勇、馬富強和 Cuson Lo 作為嘉賓,分享對李小龍創作的心路歷程。 Cuson Lo 被阮大勇指名為他的接班人。 馬富強說話充滿幽默感,經常帶動全場氣氛。 香港 trick art 大師 Fei Wong 與他的作品
Read more →有幸能夠成為全球首個李小龍畫展的其中一份子,實在是非常興奮的事情。 參與畫展的藝術家高手如雲,尤其香港電影海報大師阮大勇先生、廣告插畫前輩 Adam Chow,沒有他們,沒有這個李小龍畫展。 李小龍畫展,從 2013 年起,一辦就連續辦了三年,沒有間斷,規模並一年比一年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3 – 【光輝四十 – 全球首個李小龍主題畫展】 全球首個李小龍畫展,由阮大勇、周少康籌劃,Steve Yuen 召集了共 16 位藝術家參與,在 Part-Of Gallery 展出。 參展藝術家為: 阮大勇 / 周少康 / 馬富強 / Even
Read more →PDW 成立十週年,識逢 LCX 舉行 graffiti exhibition,因此順道把 PDW 舊有 logo renew。 PDW 舊 logo 由 2002 成立開始一直沿用至今,最 basic 的 old school tagging。 新 logo 稍為帶有設計味道,加入了星星、箭頭等代表塗鴉的元素,最後類似 trade make 但寫成 G 字,代表 graffiti 裡的一員。 新 namecard,由 Pers@PDW 設計。
Read more →2011 年 From Underground To Community 其中一個項目: Graffiti Jam 在這 project 上負責了 poster, book cover, tee print 及 backdrop 的設計項目。 首先是 main visual。一般來說,一個 event 都有一個 theme color,但這次又突破採用不同的 color combination。 就連 A2, A3 poster 的 color scheme 都不一樣。 另外一提的是,Uncle@AWS 很喜歡這組 Graffiti Jam 2011 的字體組合,因為 Jam 就是交錯的意思,因此 G 與 J 交錯起來,2011 最後的「 1 」字連結成為「!」 Tee-print design 夏日的活動,就想起了雪條… 整個誇年項目會結集成書,不過只負責 book cover 設計。 Backdrop 這是塗鴉 backdrop 的設計圖。以往最難解決的事情是主辦單位的 logo 問題。假如我們把 logo 也噴出來,絕對對各公司機構不尊重;因為我們絕不能把 logo 100% 做
Read more →2011 年,PDW 與蒲窩得到了藝發局的資助通過,在香港銅鑼灣 LCX 舉行一個 graffiti 展覽。 由 Uncle@AWS 參與設計整個展覽 visual。 以往商業項目都要以可讀性為首要條件,但今次既然以 graffiti 作為主角,就乾脆把 tagging 發揮至極限,別人看不懂?那就來看展覽吧。 這是最初的 idea。 Visual 最後方案。 應用在展覽 poster 上。 宣傳物品費用全由 LCX 負責,他們為了配合我們的效果,特別用上銀底紙作為所有宣傳項目的物料。 地面貼都是用上銀底紙。 門外透明貼紙。 室內宣傳物品。 Poster and invitation card Direct mail design.
Read more →塗鴉界向來僧多粥少,為了提高女 writer 的聲勢,Rainbo@AWS 與海南 (現居佛山) 的 MT,中山 (現居廣州) 的 Mizi 連同其他女 writer,合力組織中國女子塗鴉團隊 China Graffiti Girls。 logo 由 AWS 負責。 方案作了一些不同的嘗試,有些特別帶出中國色彩。 最後還是一切從簡,以下是最後方案。 願往後 CGG 有更多好玩的發展!
Read more →給好友的 graffiti 網站設計 logo。GNC 是中國塗鴉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未有貼吧、微博的年代,大部份中國 writer 都是以此網站的討論區作交流溝通的媒介。 有幸獲邀參與設計 logo,Uncle@AWS 下了不小心思。在 「China Graffiti」 的 tagging 基礎上,最前直行可閱讀成「中國」字樣。這是 Uncle@AWS 最喜歡的 logo 設計之一。 其後他們還做成鐳射切割滑板,並送贈了一塊給 AWS,現存 AWS Studio 中。
Read more →香港青年廣場與蒲窩合辦的塗鴉比賽,AWS 協助參與技術顧問與及整項宣傳設計工作。 首先是 Wall Game logo 設計,我們需要一個永久式標準 logo 作為以後第二屆﹑第三屆…應用,logo 必須容易辨識、容易應用。 因為跟 graffiti 有關,logo 直接用上最 basic 的 tagging 字樣,但可讀性高,不懂塗鴉的人都能閱讀。 這是活動 poster。帶有強烈 contrast 風格;背景顏色其實參考了 lomo 的 tunnel effect 及正片負沖的效果。這效果其實與主題並無特別關係,只是作出一些小嘗試 for fun。 於青年廣場的真實海報。 報名表站架。 一些當日活動照片
Read more →中文字體塗鴉 最近看到一個國內塗鴉討論區,有人問到很少機會看到中文字體的塗鴉,想找一些作為參考。 中文字體塗鴉這個題目已經討論過不少次,每人的意見都不同,主要分以下幾派聲音。第一,部份塗鴉人會說中國人一定要寫中文,不然對不起自己的國籍!另一部份的人認為中文字結構複雜,比英文難解拆,難以寫得漂亮。有部份人會補充,不是不想寫中文,只是想先寫好英文,再寫中文。 個人比較認同後者,中文字體結構的確很複雜,要寫好中文塗鴉,至少寫英文字體要有一定基礎才能寫好。我還有另一個看法,就是你寫的字要給誰看?寫中文跟寫英文的對象不一樣。英文是國際語言,不論任何國籍的 writer 都看得懂;中文字大概只有中國人才能懂得看。我說的「看得懂」,是指懂得看你所寫的每個中文字的流暢度,字與字之間的過渡,以及筆畫取捨等…而不是指懂不懂那個中文字的意思。因此,假如你有心要讓全世界認識你,或讓全世界的塗鴉人懂得看你的字的話,寫英文還是最好的途徑。 可是,我曾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一)2006 年 Eating Dogs Tour (中法交流) 時,法國殿堂級 writer Kongo 看過我從前的一幅為酒吧噴的商業塗鴉,
Read more →2009 年 AWS 正式成立,起初也不知道工作室應該往怎樣的方向走。因為在香港,塗鴉文化一向低調,但在 AWS 的立場來說,如要推廣及發展,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宣傳。但在高度宣傳及避免太高調而失去文化本質,我們必須找出那個臨界點。這本 AWS 小冊子是我們的第一步嘗試。 小冊子主要記錄了一些我們過往的大小型活動,以及我們能涉及的範疇。還有簡單聯繫方法。
Read more →廣州 Mag 的 project,為沙示飲料製作塗鴉巴士車身。 我們一共需要做四款設計,Uncle@AWS 與 Mag@Kaps 每人各做兩款,除了要清楚看見產品樣貌及 logo 字樣外,沒有很大的限制,固此發揮空間很大。 當然客戶也有不少意見,一直做溝通工作的是 Mag,真難為了他… 好不容易通過設計方案,到進行製作工序。Mag 深夜到現場監察情況。 要監督好工人們的工藝,以免工人把一些重要的文字裁掉。 這是往後 Uncle 有一次到廣州無意中碰見其中一輛自己設計的 graffiti 沙示巴士車身。
Read more →